迷茫中的他在想,付出了几年的宝贵时间和心血,到底何种操作方式适合自己呢?既要安全,又要能持续地盈利,真不容易啊!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则“故事”启发了他:
一天,吴老师在一份报纸上阅读了一则关于一位普通的餐厅老板的营业额大大超过旁边的大酒店的精彩故事。这位餐厅老板道出了他制胜的原因:“我的餐厅收费虽然低,但我每张饭桌每天来七八趟客人,而大酒店的餐厅虽然高档,但每张饭桌每天只来两趟客人,我一天七八次的营业额加起来当然超过大酒店一天两次的营业额!”
“一言惊醒梦中人”!吴老师马上联想到“货如轮转、薄利多销”,凭着他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决定其盈利率,资金周转率越高,即使每次货物成交微利,但累计次数多就变成暴利!在股市中也就是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即使每次交易小赚,但累计多次小赚岂不是变成大赚了吗?这位数学状元凭着对数字的敏感天赋,他终于决定采用短线交易作为自己的操作方式。
坚持“短平快”风格,尽显“短线王”风采
采访中,吴老师对记者说:短线交易有几大优点,一是持股时间短,少则一两天,多则七八天,就如麻雀叼食一般,叼一口就飞走,快速的移动规避了大幅下跌的风险;二是可以不放过任何一次获利机会,机会成本较低,而且获利快,避免漫长的等待,达到快速增值的目的;三是更有甚者,整个短线交易过程充满刺激,更多的是享受冲浪赚钱的快感!
吴老师深深懂得:短线交易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计划、纪律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只要做错了一个环节,其效率势必大打折扣,独立、自信、果断、逆向思维,并始终如一地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此后,吴老师就用他树立的“麻雀叼食、积小胜为大胜”投资理念,采取逆向思维,充分利用资金的周转率,积极捕捉盘面热点,严格执行止损纪律,合理控制投资头寸,在市场中不断实践、不断验证,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凭着他的执着和悟性,在以后几年里,吴老师经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已的短线操作风格,而且成功率不断提高,不久以后,他已将前几年的损失逐渐扳回。
广东《投资快报》的读者,都忘不了2005年9月,他近乎完美地发挥了超短线水平所创造的那段佳绩。
当时,ST板块比较活跃,成为市场的一道特殊风景线。由于它们的基本面极差,许多人只在欣赏,不敢参与其中。而吴老师却认为,股票无好坏之分,它们只是一个符号而已,能够带来利润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在中国的股票市场,“垃圾股”行情往往会远远超过绩优股,因为它更适合被包装、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