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一判断,吴老师没有建议散户清仓,而是 “减持一半仓位,保留一半仓位”:减持的部分资金转向更具成长性的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保留的部分则等待汽车电子业务的爆发。2023 年,该公司的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80%,股价在消费电子板块低迷的情况下逆势上涨 30%,验证了动态调整的合理性。
实战案例:从 “消费升级” 到 “硬科技” 的长期赛道切换
2017-2023 年,吴老师带领散户完成了从 “消费升级” 到 “硬科技” 的长期赛道切换,展现了他在长期投资中的战略眼光。
2017 年,吴老师判断 “消费升级” 是当时的核心趋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消费观念转变推动品牌消费品需求增长。他带领散户布局了白酒、家电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这些股票在随后的三年里平均涨幅超过 150%。
2020 年,他通过分析发现,消费升级的增速开始放缓,而 “硬科技” 领域因 “中美科技竞争 + 国产替代” 成为新的长期趋势。他组织散户召开 “赛道切换研讨会”,对比两个领域的长期增长率、政策支持力度和估值水平,得出 “硬科技赛道更具长期潜力” 的结论。
随后的三年里,吴老师带领散户逐步将消费股仓位转移到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在切换过程中,他采用 “先减后加” 的策略:先减持估值过高的消费股,再分批买入被低估的硬科技标的。到 2023 年底,散户的硬科技仓位占比从 10% 提升到 60%,期间硬科技板块平均涨幅超过 200%,远超消费板块的表现。
“跟着吴老师做长期投资,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问题,不再被短期波动困扰。” 一位参与赛道切换的散户说。
行业研究方法:教散户自己 “读懂” 行业
为了让散户掌握行业分析的方法,吴老师开设了 “行业趋势研究课程”,从宏观经济分析、产业政策解读到财务数据验证,系统传授行业研究的框架和技巧。
课程中,吴老师会教散户如何阅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从中寻找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如何分析行业的 “波特五力模型”(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判断行业竞争格局;如何通过 “产销量、价格、毛利率” 等数据,验证行业趋势是否落地。
散户小张在学习课程前,只会看股票的 K 线图,从不关注行业。学习课程后,他按照吴老师教的方法,分析了光伏行业的政策支持(补贴退坡但装机量仍增长)、竞争格局(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成本变化(硅料价格下降),判断光伏行业仍有长期机会,买入相关标的后,两年收益达 120%。“以前炒股是盲人摸象,现在学会了看行业地图,心里更有底了。” 小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