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金的核心诉求是 “不亏损、稳增值”,因为 100 万亏损 50% 需赚 100% 才能回本,难度极大。吴老师为大资金制定的方案,核心是 “资产配置 + 低波动策略”,通过跨市场、跨品种配置降低组合波动率,追求 8%-12% 的年化绝对收益。
策略核心:“4321” 资产配置模型
吴老师的 “4321 模型” 将大资金分为四部分:40% 配置低波动权益类资产(如高股息蓝筹、红利 ETF),30% 配置固收 + 产品(如可转债、债券基金),20% 配置现金类资产(如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10% 配置另类资产(如黄金 ETF、商品基金)。
散户刘女士有 200 万资金,2022 年采用该模型:80 万买入工商银行、中国石化等高股息股(股息率 6%),60 万配置可转债基金(年化 8%),40 万存货币基金(年化 2%),20 万买黄金 ETF。2022 年大盘下跌 20%,但她的组合仅下跌 2%,全年收益 12 万,收益率 6%,远超同期大盘。
2023 年,市场回暖,吴老师将她的权益类资产比例提升至 50%,固收 + 降至 20%,当年组合收益 18 万,收益率 9%。“大资金最怕的是‘过山车’,现在每年稳赚 10 多万,足够覆盖家庭开支,比炒股提心吊胆强多了。” 刘女士说。
防回撤技巧:“对冲工具” 的运用
大资金需应对极端风险,吴老师引入 “对冲工具”:当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时,用 5% 的资金买入沪深 300 看跌期权,若大盘下跌 10%,期权收益可对冲部分股票损失。2022 年 4 月,大盘从 3300 点下跌至 2800 点,刘女士的看跌期权获利 12 万,对冲了股票组合 15 万的亏损,整体仅亏损 3 万。
“以前觉得期权复杂,现在才知道,大资金必须有‘保护伞’。” 刘女士感慨道。此外,吴老师要求大资金投资者每季度做一次 “压力测试”,模拟大盘暴跌 30%、行业利空等极端情况,确保组合最大回撤不超过 10%。
不同资金规模的 “认知误区” 与破解
吴老师总结了不同资金规模散户的典型误区,并给出针对性破解方案:
小资金误区:“总想一口吃成胖子”
表现:满仓一只股票赌重组、追连板,希望 “一夜翻倍”,结果往往亏损。
破解:吴老师提出 “小资金成长三阶梯”:第一阶段(5 万以内)练技巧,每月专注 1 个热点,熟练后再扩大;第二阶段(5-10 万)练心态,做到 “止盈不贪、止损不拖”;第三阶段(10 万)再追求收益,此时技巧和心态成熟,收益自然来。